小红书,有299万篇笔记都在清仓,小红书笔记营销
小的时候,你有没有在家楼下的见到过这样的店铺?今天说店铺到期,清仓倒数三天,三天之后又三天,愣是关不掉。长大才知道,这只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法。我们总是说,所有线下的生意,都能被搬到线上在做一遍。
这个模式也一样。在小红书上搜索“清仓”,被收录了299万+篇笔记,同时,官方又一直在发布“打击营销”的通文,但结果,即使在打压,依然存在使用“清仓”概念,从0-1起号/爆单,店一直存在哈哈哈,数据还不错.
今天就简单分享几个,“清仓”店铺案例,我们可以怎么玩?
1什么是“清仓玩法”一个清仓账号的主页以上面第一个账号为例,这个账号声称要闭店至少一年了!哈哈!且持续保持同样的清仓价格(9.9r)!这就是第一种模式,首图相对精致:封面主要为产品的使用场景,多货品堆叠、发货现场、产品展示标题强调“清仓”,“库存仅剩”,“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支持”。中国人喜欢贪小便宜,总觉得清仓就是最实惠的,质量倒是其次,尤其是日用品。这不仅提高了笔记的点击量,还提高了消费者的包容程度:人家都要清仓了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。这个账号的代表性笔记一般而言,这样的模式单价并不高,主要是薄利多销,较低的单价也进一步压缩了售后压力。回到这个账号,遍历它之前的笔记,他们走的路线如下,封面和标题都是典型的小红书叙事:“不开玩笑” “都看过来” “不买血亏” “太吓人了”而在今年3月10号,这个账号开始只发和清仓有关的笔记,肉眼可见的,阅读量开始上去,销量同时也上升。一个2k粉丝没有的账号,只靠发商销笔记,30天之内变现4w。关键词为:清仓、退场、关店、库存。从此,所有的笔记,要么更新剩余库存,要么假装关店时间倒数,要么产品卖点+原价+清仓篇篇都强调“不捡漏就错亿”,销量能蹭蹭上去。这个账号曾被指出是套路比如你会问,要是被别人发现他们是在马扁,戳穿了事实怎么办?那么下一种模式将会教你如何过滤这种负效应。
2工厂倒闭+直播
另外一种模式是工厂倒闭账号+直播,比如这个账号有33w的粉丝,近一个月新增8w粉丝,月销量10w+,它怎么做到的?一个没有正经名字的家具号这个账号,和其他做品牌的账号的反其道而行之。它,甚至没有个正经的名字(也许是被封过?)让我们再看看它的笔记有什么特点。笔记主要风格一览几乎所有的笔记类型都是视频,每一个标题都加上“关店清仓”封面都是产品实拍,背景一般都是其他木制家具凌乱摆放的工厂实拍。而这样的随手拍,反而更真实。而因为产品多,笔记频率要更高,一天就发个10+条。实际上,这个店铺的主要销量来自的直播,而笔记的作用恰恰是给直播导流和展现产品实拍细节,比详情图好用。从3月中旬至今,它保持每天三场直播,一场直播持续5小时,每场平均销售额2w+这个家具号4月1日单日的直播数据每一场都声称展厅清仓最后一天,连标题都没变过,但胜在直播时长长,保持直播频率,慢慢积累了店铺的用户基础。销量很高的单品重要的是每个消费者到直播间都能觉得“实惠到家”,9.9的精致胡桃木餐具,不到一百的胡桃木置物架……你问在pdd这个价格买不到吗,当然买得到,但是一旦消费者进入直播间,只要价格不是很离谱,就会自觉放弃和其他平台同类型的产品比价,从而相信在直播画面里“眼见为实”!
再有清仓、捡漏等关键词加持,下单便是自然而然的了。这个家具号直播截图
3既要又要最后一种方法是来回跳跃。通过矩阵号的办法,两个号绑定同一个店铺,一个大号突出产品特点,一个小号主攻清仓,简介直接点名是清仓老板。销量十分可观的香薰店铺号大号通过蹭明星热度,夸张艺术化消费者的评价,来展现产品的效果神乎其神,比如晒出与消费者对话框,比如拼图明星言论,比如晒出笔记下有争议性的评论,来进行下一波的扩散。大号(左)和小号(右)小号则用清仓,消失,甚至自嘲的模式来,来来回跳跃。像是下面这一篇笔记,则直接贴脸开大:晒出质疑清仓的评论,趁势多宣传一波库存余量,吸引消费者在笔记下方的购买。此账号直接正面“自嘲”所以你甭管有没有人会戳穿你的“套路”,可以不正面回答,也可以像上面这样打个太极拳,影响都不大的。毕竟决定走清仓的路子,就要做好服务大量单次顾客的打算。
总而言之,无论哪种方法,关键词就是关店清仓,核心信息是实惠和性价比,这方法你就用吧,一用一个不吱声。
小红书,有299万篇笔记都在清仓,小红书笔记营销 閱讀全文 »
小红书运营